关于去工厂实习报告汇总10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去工厂实习报告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去工厂实习报告 篇1一、实训计划
1.中石化生产流程
茂名石化始建于1955年5月,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55年来的改革发展,目前原油加工能力达到xx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还拥有动力、港口、铁路运输、原油和成品油输送管道、30万吨级单点系泊海上原油接卸系统等,是我国首家炼油加工能力达到千万吨级、乙烯生产能力达到百万吨级的炼化企业。目前炼油主要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58个牌号的产品,化工主要生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有机化工原料等200多个牌号的产品。公司主要业务如下:炼油:1955年5月成立炼油厂,开始以加工页岩油为主,1963年改加工天然原油。目前拥有常减压、催化裂化、渣油加氢等32套主要生产装置,是我国首家炼油加工能力达到千万吨级的炼油厂。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化工轻油、溶剂油、苯类、高等级道路沥青、液化气、全精炼石蜡、基础油等90多个石油产品,是国内最完善的燃料—润滑油—化工型炼油厂。化工:一期30万吨/年乙烯工程1996年9月建成投产,二期改扩建工程20xx年9月16日建成投产,是我国首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目前拥有裂解、高密度聚乙烯、全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合成橡胶等17套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完善的辅助生产系统、公用工程系统,每年可生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液体有机化工原料等系列产品200多个品种共300多万吨。动力:主要负责公司化工、炼油两个区域的水、电、汽、风等动力能源供给。化工区域动力系统拥有2台410吨/小时的CFB锅炉及配套1台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2套总处理能力为1420吨/小时化学水装置;炼油区域动力系统拥有2台410吨/小时CFB锅炉及配套2台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2套总处理能力为1550吨/小时化学水等装置。
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变换器和电力线路输送并分配到用户,再经电动机、电炉和电灯等设备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和光能等。这些生产、输送、分配、消耗电能的电动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发电站发出的电,一般电压不超过一两千伏,如果直接远距离输送,线路电流会很大,使得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很大,不经济,而且线路输送功率很低。所以要用变压器将电压升到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以减小线路电流。为了将不同距离和功率的电力线路连成电网,以增加整体安全性,就需要多个变电站把不同等级的线路匹配连接起来。同样,高压电输送到目的地后,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又需将其降压到10kV、6kV、380/220V等几个等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很多的变电所。
变电所的作用可以简要的概括为一下五点:变换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分配电能、控制电能的流向、调整电压。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所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变电所由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所用电和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必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主控制室等组成。
2.我的实训计划
(1)通过课堂知识以及查找相关资料后,在有一定的电力知识基础上,去中石化的变电所实地了解一些电气设备的构成、型号、参数、结构、布置方式等。
(2)实地考察催化变电所变电站的主接线、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作好笔记,熟悉变电所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了解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
(3)了解变电所生产运行的全过程,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以及厂用电的接线方式、备用方式及怎样提高厂用电的供电可靠性。
(4)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变电所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并总结,使理论知识得以充实、印证、巩固、深化,体会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5)对于实训过程的存在的问题能虚心请教,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在有限的实训时间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二、实训过程
根据我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要求,我们会进入中石化的电气车间进行实训学习。电气车间是负责供电,配电,送电注意注意部门,是整个公司最重要的生产动力能源,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供配电的某个环节出问题,就会造成生产的停止,设备的损害或者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保证供电,配电,送电,用电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是不可忽略的。要保证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能供配,就要有专业的从业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监控。还要对电气班组人员的严格要求,规范的作业,保证安全,高效快速的连续生产。
中石化是属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生产”的行业。所以在进厂区实习之前,我们进行为期三天的入厂安全教育和二级安全教育,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考试。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负责人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电气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如何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隐患及排除方法。在进行电气的检修时,一定要有班组的领导,而且要有两人以上保证线路是绝缘的才能进行检修,维护及故障的排除。个人方法要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人伤害”。
在安全教育考试顺利通过后,我们开始进入炼油厂去进行为期六天的变电所参观和跟班组学习。在进厂的第一天,老师带领我们到苯抽提变电所,给我们详细讲解了高压柜和低压柜的系统运行知识。首先我了解到,公司是有6千伏进线的,经车间变电所变为设备要求的380v或者200v。电源去用3进线,使用两路供电,一路备用。当一路或者两路进行进修时,备用电源就立刻由自动投入装置投入使用,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综保,综保是结合了电动机继电保护的过载保护、欠载保护、堵转保护、阻塞保护、温度保护、相序保护、欠压保护、过压保护、起动超时保护、断相保护、不平衡保护等保护。综保有一系列的特点如下:1)软件设置传感器变比,可直接查看一次回路的电力参数,使得采样数据更直观。2)采用交流同步采样和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了实时数据处理和高精密性,有着卓越的可靠性,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准确、精度高,事件记录等优点。3)能自动检测电机起动过程与时间,生成起动曲线,优化保护参数等4) ……此处隐藏14565个字……方面的研制、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等。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手电筒组装与测试时,发现的好几个短路的焊盘都被我维修好了。
白驹过隙,转眼到到了开学的时间了,在实习的这两个月里感受颇多,收获也颇多。总装车间经过为期两个月的一线实习,虽然工作很艰苦,但很有价值,因为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与在校时相比,我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成长为半个职业人,不敢妄谈成熟,但在心态上,自我感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刚来车间时,怀着满腔热忱,却没有思考怎么去投入工作,怎么去实现理想,怎么去适应社会。结果可想而知,面对工作,是茫然和无措。我开始思考,开始思考如何让所学变为所用,开始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为一个车辆工程的学生,忽视产品的结构和工艺,经过两个多月的车间实习和研究所的培训,我了解到搞运输车辆,结构和工艺是不容忽视的,成本的约束,结构的可行性,我知道一条曲线是不能仅仅追求美,更要去兼顾加工的难易程度。
工作的两个月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技能的过程,也是良好工作作风的一个积累。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严谨仔细。机械加工,一点误差就会造成干涉的后果,因此,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还有,无论大事小事,我都要求自己认真完成,这是对自己的修炼,我相信,对自己负责就是收获!
车间实习完后,带着收获回到研究所,我不再迷茫和无措,开始一步步去实现曾经的理想。我完成了驾驶员手册和使用说明书的扫描和图片转化工作,辅助完成零件目录,驾驶员手册和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完成一些辅助性工作。并开始接触设计,辅助性的完成一些设计任务。对我来说,路才刚开始,梦想仍在继续。
总装车间的布局从南到北分别是内饰工段、综合工段、底盘工段和发动机工段。其中发动机工段最终汇入底盘工段,而底盘工段和内饰工段最终汇入综合工段。我曾经参观过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总装配厂,整条装配线是直线形的,拉得很长,从头走到尾就要花很长时间。如果在生产线下流发现生产线上流的质量问题,就不能及时地反映问题所在,而且来回修复也非常麻烦。零部件运输也是问题,运输通道比较少,通道窄,容易产生交通堵塞,而且运输路程增加,耗费了更多的能源。车间生产线被折叠起来的话,从车间一个地方到车间任何一个地方都相对比较短,发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反映。运输通道比较多,东西方向四条,南北方向两条,零部件运输方便快捷,并且杜绝交通堵塞的现象。另外线的生产线的流向也很重要,流向的问题在于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内饰工段,汽车的内饰是要被装配到车身上的,车身的重量最大,那么内饰开始的地方必须离车身的来源非常近。而内饰工段的开始处正好安排在涂装车间的出口处。综合工段,就是把汽车底盘和车身装配成整车,那么综合开始的地方必须同时离内饰工段和底盘工段的末尾最近。而综合工段的开始处正好安排在内饰工段与底盘工段的会聚处。底盘工段,车架的重量最大,那么底盘工段的开始处必须离车架的存放点最近。而底盘工段的开始处正好安排在离车架的存放点最近的地方。发动机工段,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重量是比较大的,正好也被安排在离发动机和变速箱最近的地方。
车间里面通风性不是很好,车间南侧没有窗,夏季东南季风无法吹入,而且导致车间内温度比较高,甚至超过室外温度。在车间里有很多风扇,我的问题是如果换成几部空调,只要空调的温度调到适度,在消耗同样电量的情况下,会不会带来更好的舒适度呢?
车间的每条线上的装配件摆放得很整齐,也很科学。装配件必须离装配车位的距离非常近,以节约来回拿件的时间。而且分类摆放也很重要,如果摆放得比较乱,那在拿件的时候就浪费了寻找的时间。车间地面很少能看到垃圾,每天早晚清洁和拖地,这不仅给人带来一种清爽的感觉,同时也减少了空气的浮沉量,对一线员工的健康是有利的。
在车间实习是比较辛苦的,不仅要顶住夏季的炎热,也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特别在9月份的时候,经常加班加到晚上10点才下班,惟有坚持,坚持,再坚持。
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三个问题:安全,质量,效率。
不能保证质量的产品,如同废品。人要有责任心,才能保证质量。车间里每完成一道工序,责任人都要在流程卡规定的地方签名,当产品出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责任人,以考核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此来激起员工的责任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有些工序因为自己不能保证质量,所以尽量找师傅帮忙。
减少浪费,更轻松,更省力地把事情做好也很重要。有位班长教我要善于运用身体的力量,尤其在干的活相对比较费劲的时候,不能光靠双手用蛮力,同时用身体的力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交给我的活太复杂的话,我就会拉线。不过也因为自己在每个岗位干的时间不长久,还不熟练。有句话:熟能生巧。就说明这个道理。
安装传动轴我有一段时间总是没办法把中间的两颗螺栓打好,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螺栓偏了。发现问题所在,我在以后尝试打螺栓的时候,就会尽量使螺栓对准,使它保持在垂直于车架的方向上,我同样获得了成功。除了以上所说的,安装后挡风玻璃,车门压条,车门密封条,安装传动轴时拧螺栓也是讲究技巧性的活,没有掌握最终的技巧,蛮干的话是没有用的,那等同于没学会一样。
每天搞卫生我都认真地把地拖干净,这也是我的工作,而且是对自己有利的工作,拖地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工作环境。
在总装车间我经常注意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比如车架,他所使用的连接方式几乎全是焊接。根据焊缝的形状,应该是手工焊成的,而且焊逢周围飞溅比较多,推测所用到的焊接方法应该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现在车架焊接方法一般是用这个。而车身的焊接大部分是使用点焊。车身使用的薄板金属材料非常适合用这种焊接方法。不过车身还使用了气体保护焊,可能是氩弧焊,也可能是混合气体保护焊。除了焊接这方面的,自己还会想一想有些特殊的汽车配件到底是怎么加工完成的。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懂,来了一台车完全不知道是什么车型,该装什么规格的配件,这对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当熟悉车型之后,则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方便,至少不用经常去看流程卡了。另外我对皮卡车的构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它们的工作原理还不是很清楚,这在以后还要多看看书,多了解一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