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心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心得了。你想知道读书心得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寒假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寒假读书心得1今天妈妈在书店给我买了一本《童话大王》,这本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最喜欢里面的《白雪公主》的故事了。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位白雪公主长得很漂亮,很讨人喜爱。人们都非常的喜欢她。恶毒的王后通过魔镜知道白雪公主比她美丽,就嫉妒白雪公主,想要杀死她。仁慈的卫兵不忍心杀害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就放了她。对王后谎称白雪公主已经死了。
后来白雪公主逃到了树林里和七个小矮人一起生活,当王后知道白雪公主没有死的时候,又想出了各种办法想要杀死她,终于白雪公主被王后的毒苹果给害死了。小矮人们看到白雪公主死去,非常的难过,非常的伤心,小矮人们将白雪公主放在一个水晶棺材里,白雪公主根本不想死去的人,就像在里面睡着了一样。后来一个王子经过树林,他一眼就喜欢上了白雪公主,并且救了白雪公主。两人结婚,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王后知道之后,非常生气,被气死了。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做个善良的人,就像白雪公主一样,因为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一个人的美不只是外在美,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寒假读书心得2《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及感悟 五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也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此可见,读书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像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一样。读书是为灵魂寻找的镜子,我们必须用心去领会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读书,让我知道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了我的东西就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我的见识。”
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我们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着知识的点点滴滴。在学校的号召下我阅读了由宿春礼先生主编的《思路决定出路一书》。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一生中我们拥有许多选择的机遇,关键在于你的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思路,并决心为之付出与奋斗。多一个思路多一种出路。概述生动而鲜明地诠释了人生的处世与生活智慧。主要从展示秀的自我,把握人生的关键点,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做人与处世的智慧以及有梦想才会有奇迹等诸多方面将生活的智慧授予我们。
海伦·凯勒曾说,“当一扇门关闭的时候,另一扇门就会打开。然而我们太多时候总是遗憾地盯着那扇已经关闭了的门,从而对那道为我们敞开的门视而不见。”生活从来不会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时常会遇到令人棘手的问题。面对烦恼,面对问题,我们应有直面的勇气,更应有科学的克服方法与思路。缺乏经验与阅历的我们更需以该书为指导,让其成为打开我们心扉的金钥匙。《思路决定出路》一书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中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的不足;教会了我如何把握人生的十字路口,谱写美好而绚丽的人生华章;教会了我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看世界。本书以生动鲜活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将生活中的哲理与智慧向我们娓娓道来。其中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以下这则故事:
读小学的时候每天要经过一条国道。路两侧总是有货车上落下的焦炭块儿。我随手捡一些,带回家给母亲好炉子用。那东西燃劲儿大,能节省不少煤,因此,母亲夸奖过我几次。有一天,为了博得赞赏,我趁放学时在路上奔波到天黑,整整捡了一书包焦炭。回到家,将辉煌战果献给母亲,她却没了往日的快乐,沉着脸问:“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当然没做完,”我很扫兴地咕哝着。母亲说:“顺手带些焦炭回来,没错;专门去捡它,那不是你的事。我不是要看你带回多少焦炭,而是要看你带回多少学问。”读高中时,我迷上了“文学”,整天谋划写作,心思不在学业上,成绩很差。虽然我内心为此很恐惧,但总幻想着一鸣惊人,然后躲过高考,被大学破格录取。终于有一天我的文章见报了。我兴冲冲奔回家,送给母亲看,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你损失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大学泡汤了。我当兵到了部队。在一次小型军事演习中,我所在的连队以50%的“伤亡”打败了“敌军。全连官兵欢呼雀跃!但当天晚上的总结会上,首长否定了我们,他指出:在真实的战场上,你们在胜利后的两个小时内,就面临全军覆没。第一,你们的兵力已经难以应付敌人的后援;第二,非常严重的是你们在胜利后就昏了头,居然没有一鼓作气及时占领某战略制高点。
……此处隐藏11588个字……里借用自己,喻像牛一样努力奋斗,这五头健硕的老黄牛,在当朝宰相笔下被“人格化”了,传达着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精神。表达自己关心民事,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寒假读书心得15在羊年的春节假期里,我认真研读了潘小福主编的《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数学》这本书。首先,当我看到这本教学理论封面上的“课型”二字时,我的耳中便回响起从教一年[增]??来一直听到的词汇。如“概念课型”中“数概念”、“数运算”、“型概念”课型等,在过往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一直在研讨和实践中。其次,对于什么是“课型范式”、“课型的范式有哪些”、“不同的课型怎样实施”等这些具体内涵有了新的机会去拜读和吸收。再者,就是相信读完这本理论,对于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一定会大有收获,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学习的价值。
这本书使我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新认识。首先是课型类型的认识。《小学数学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是集常州市小学数学教育界同仁“十年课改”的经验与智慧,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并以小学生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为立足点与追求,结合小学数学教师实际编写的。一共概括为14种基本课型:数的认识、四则运算、混合运算、估算、量的计算、规律的探索、方程与应用、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与变换、简单的数据统计、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书中对每种基本课型的论述均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更有案例分析作为其可靠的支撑,所以,当翻看每一种课型时,脑中都不时的在回忆过往的教学中,相应的课是如何教学的,当时的教学是否符合相应课型的实施流程,是否都达到实施的要点,这一切都仿佛像有一位渊博的数学专家在给我讲授,让我颇有感触。
教学当有理论支撑。初读此书,我首先翻阅了第一章中第四节“小学数学课型及其分析”并对产生共鸣的教育理论做了摘抄。在经历了课型的各种教育学、学习心理学、哲学基础和课型内容的大致分类后,小学数学的真正价值追求正如书中所说:“学校数学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又具有不同的发展价值。面对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或开放的问题情境,学生能从数形关系的角度去比较、分析,尝试提出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和采用适当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逻辑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到有序提升,从点状向结构状提升,并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文中不断强调“结构”一次,让我体会到这本书和《“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与改革指导纲要》这两本书的理论是共通共融的联系的,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学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过程结构阐述的很详细,并强调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迁移的联系,注重过程的生成。我觉得读好这本书,研读每种课型后介绍的典型案例,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深化“新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理念。
课型研究有价值。在我校长期开展的数学教研活动中,我们一直强调的研究都是整体长程的观念,原来就是书中“整体综合的关系思维”这一理论。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改变了以往的点状思维,每位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断践行着把“知识、方法的结构关联和过程的互动生成作为教学的两翼来研究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以前对于教学研究中开展的各项专题领域研究经常强调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长程的整体视野”等几乎懵懵懂懂,意义何在,方法如何,一直有所困惑。经过亲身教学实践,便日渐领悟它的重要和价值。首先,这种结构关联的研究的包括五方面的价值:一是对于学生的价值;二是对于上课教师的价值;三是研究活动对于听课教师的价值;四是对于教研员的价值;五是对于承办学校以及教研组发展的价值。这样的课型研究价值,将极大的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耳濡目染的结构教学在书中也有体现,让我有了更深的具象和抽象的感知。在一节课中,有时只能体现一种结构,有时三种结构同时体现;有时在“大”的过程结构的运用中,还有“小”的过程结构、“小”的方法结构存在;有的是一个教学单位或一个教学长段的“教结构”与“用结构”,有的是一节课内的“教结构”与“用结构”……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经历“梳理知识——寻找联系——挖掘价值——结构加工”的深层次思考过程,数学研究要经历“前移——参与——后续”,积累更多的经验,获得更大的动力。
具体课型提供价值引领。《小学数学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通过“内容概览、课型特征、实施流程、实施要点、案例分析”等五个版块介绍了各种不同课型。每种课型都总结了“实施流程”、强调了具体的“实施要点”如,我具体研究了“数运算”的课型和“图形的认识”即“形概念”课型。可谓是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让我读来很是欣喜。尤其是那典型的、具体的、生动的一个个课型范式,就如同上演的一节节精彩的数学课堂:真实自然,颇具新意,让人寻味。在第二章小学数学课型与教学策略的第二节“四则运算”部分,文章介绍了计算教学的四阶段教学流程,让我很是共鸣:
一是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二是尝试交流,探究算理;
三是体悟法则,建模方法;
四是递进练习,巩固运用。
无论是哪个年段的哪种计算教学,文中都有具体、科学的实施要点,尤其在教学的探究算理算法的阶段,交流内化是关键重点,我觉得对于我过去教学的不足是很好的启示:
首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困难之处;
第二,及时沟通不同形式的相同本质;
第三,适时引领多样算法的完整归纳,培养“类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书中还以一篇陈佳老师执教过的三下“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成熟课型作为案例剖析,如交流算法时要做到“并联呈现”,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之后要安排6题左右的专项练习,便于学生体悟法则,归纳法则时要培养学生整体的思维品质,最后的巩固练习阶段要设计3个递进的层次:一是基于模型的基本练习,随之要有纠错练习;二是安排基于模型拓展的综合练习;三是基于模型深化的挑战练习。在阅读和思索中,教学实例和教学经验一一印证,更强化了“数运算”课型的实施策略,使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能迁移到自己教学的内容之上,改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后我还研读了“图形的认识”课型中“形概念”课的教学策略,以局前街小学顾雄老师执教的五下“圆的认识”为例,对去年自己教学过的内容做了对比和价值交换。还有很多课型及案例,我也不一一赘述,总之这本书筛选的每个教学案例都很出色,有时我一边阅读一边窃喜:下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我就这么教。
一个课型范式,就是一个学习的精彩点。《小学数学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这本书为我这样的刚工作一年的一线教师探寻“高效课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短暂的寒假里,这么厚厚一本书光看一遍可能印象不甚深刻,所以,有时间我会再次研读。总之,我很喜欢这两本书,它对我很有帮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