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体会

时间:2025-06-27 10:04:43
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体会(通用15篇)

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体会(通用1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体会 篇1

一、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1.猜谜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为激起学生识记字形的兴趣,有时我不采用直观地、原原本本地把字形摆在学生面前的做法,而是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如教“束”字时,我告诉学生:口木不是呆,杏困不带猜,怎么写呢?同学们动脑、动手,拼拼凑凑,并写出正确的“束”字时,眉飞色舞,喜不自禁,没有写出的同学也受到启发,恍然大悟,眉开眼笑。就这样,字形在学生快快乐乐的学习中扎根于脑海。

2.编口诀识字

对于指事字和会意字,教师应将字理讲清楚,让学生根据字理去记忆字的音、形、义。如尘--小土为尘,本--树的根部为本。这样分析字形一记就会,还可将这类字编成识字顺口溜,以利于学生记忆。如“一木本,二本林,三木森,等等。金一二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既增强了课堂识字的趣味性,又使学生记得快,记得牢。

3.看图画识字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快速识字,若遇到象形字,教师可用简笔画先画出象形字的图形,如日、 山、 水、 火、 田。让学生在图形和字形之间产生联想记忆,如鱼字,我先画出一条鱼,再旋转90°,说明鱼头-- ,鱼身--田,鱼尾--一,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准确、有兴趣地记住要认识的字。又如形声字,教师应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其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

4.辨色彩识字

在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汉字“睬”和“踩”时,我将两个字的偏旁“目’’和“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时,强化了学生对汉字“睬’’和“踩’’的记忆。

5.借助媒体识字

如在教学“晴”“睛”“精”时,我利用幻灯,将“青”作偏旁分别与“日”、“目”、“米”进行组合,变成“晴”、“睛”、“精”。幻灯的变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

6.借助实验识字

如教学“灭”字时,我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块小铁板向下压,火就灭了。这样,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字义。

其实,趣味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听声音、看录像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只要学生对这些识字规律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学习汉字的能力就基本具备了。这样,学生就会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平时翻看课外书、字典、观赏影视作品,漫步大街上看到的广告标语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自主识字的场所。学生识字的识字量就如同滚雪球,逐步积累起来。

7.玩游戏识字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边玩边记。游戏乐园的宗旨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

(1)开火车游戏(分小组进行)。一组学生学火车开动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另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交朋友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生字后,选择声母或韵母部分相同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3)彩虹桥游戏(分组合作过桥)。教师出示字,第一个学生正确读出,后面的学生组词,看哪组词说得多,词说完后,小组从说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说一句话。

(4)剪字花游戏(剪出花朵的形状,花心写偏旁,花瓣上写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学生动手画画、剪剪、写写)。这种真观形象的练习更能促使它们对汉字的掌握、积累。教师以板画的形式举例,让学生参考生存表中的生字,看谁最有创意,比如,画一条大青虫,头上写“虫”字旁,身上每一节写一个字:“蜘、蛛、蜜、蜂、蝴、蝶、蚂、蚁……”游戏作业的形式还有很多很多,如“换衣服”一一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学生分别读其音、释其义、造句。“捉敌人”一一到另一群字词中找各自的“对手’’(反义词);“当医生”一一成组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诊治其“疾”。“词语碰碰车”一一若干个词中的字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组成词装到碰碰车里,给其中的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如“日”字加一笔,可成以下的字,目、旦、白、旧、由、甲、田、电等,“大”字加一笔,可成太、犬、天、夭。“装果子’’如篮子里有“廿’’,装进“草"、“菊”、“花”、“苗”、“茉”、“莉”等等。

二、快乐书写,提升素养

1 .用字养性、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习惯的形成,具有稳定性、社会性等特点,一种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为调动学生汉字书写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汉字书写责任感,我尝试过以下方法;

①变批评为表扬。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此,我在批改作业时,坚持以表扬为主,如我班上有位学生做作业总是心不在焉,经常把“鸟’’字写成“乌’’字,一次,我批改他的作业本,在他的“乌”字旁打了个大大的五角星,又在五角星旁边也写了一个工整的“鸟”字,我向全体学生出示了他的作业本,先肯定他的“乌’’字写得有力度、有笔锋,然后话锋一转说:“不过,某某同学就是不喜欢有眼睛的鸟!”我的话音一落,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接着会心的笑了。从此,这位学生的“鸟”字再也没有写错过。我还经常这样鼓励学生“你的字有进步了!”“你的字又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小书法字,你的字真棒,看你的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你的字,老师怎么看也看不够!”“谢谢你天天给老师送来‘礼物’!”鼓励的结果往往是展现在作业本上的字虽是幼稚的,但是工整的!

②改单一抄写为多样练习。比如剪字花……。实践证明,“精雕细刻”地写好每一个字,比草草写进步快得多。为此,我一方面努力减少课内词语抄写的作业量(生字临摹2个,组一个词),另一方面我要求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抄写文章中优美的词或句子。临摹一些小诗、名言,并作为拓展作业在教室的展板上张贴,以此来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我会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提高 ……此处隐藏24536个字……引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

5、比赛激趣:

开展练一练、说一说、动一动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识字比赛,内容包括练字、讲故事、诵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边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

6、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宽了学生语文的学习空间

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学生课外学习的积累,并合理动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我在街上识汉字》时可以提问学生:除了图下的几个词外,你还能从图上认识哪些词?这些词你是从什么地方学到的?这样,沟通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又如在本课教学时可以通过导向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如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希望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做“我指你说”的游戏,可以在课间和同学到操场上说说校园里的设施,回家后还可以把你在家里等地方将见到的东西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总之,只要抓助教材特点,应用创新的教法,配合以妥当的教学,小学生识字技能的提高是不成问题的。

  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体会 篇14

新课标重新把识字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这是一项相当有意义的举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理解的训练过程,习作教学是运用的训练过程,而识字教学则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为此,阅读教学必须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进行,习作教学更需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方可进行。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读写能力的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引领学生走好语文学习的第一程。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学校,学校即生活”。识字教学也一样,不应只局限与课堂、课本中,还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要想引导学生更快地识字,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提早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各种读物是以汉字为记载的,尽早、大量地阅读的前提正是攻破识字关。把阅读同识字结合起来,可谓一举多得。既能保证课标提出的阅读量,又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还使汉字学习与语言学习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因此,每天的家庭作业,我本着能少写尽量少写的原则,让学生每天都有时间去完成拼拼读读和拓展阅读的作业。而且我不仅要求学生读会、读通,还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每篇短文中圈出5——10个自己新认识的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认了字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通过看书,认识了字;多认识了字,少了拦路虎,就更喜欢看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良性循环。当学生喜欢上书时,吸引他们的则不仅仅是多认识几个新字,而是书里所描写的那新鲜的、五彩的世界。显然,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二、教会学生利用生活舞台,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识字的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让学生留意周边的广告牌、路标,给家里的家具都贴上小标签,每个礼拜比一次,看谁认得最多。实践一个阶段下来,学生不但认识的字多了,连自主识字的意识也被带动起来了,你追我赶,都不甘落后。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识字也一样,如果光认不用,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将其遗忘。而用过了,不仅记得牢,理解也更深了。因此,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后,我开始了一周两篇日记的练习。写一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做的事,写一写心里话,写一写喜欢的人、事、物。总之,就是写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不要求他们写得多么好,但要求写正确、写完整、写通顺。就像《新课标》说的,要对写话有兴趣,而不让其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

低年级是汉字识记能力最强的学段,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突出低段教学的识字重点,抓住识字教学,为将来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体会 篇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个汉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识字、少写字,而且把识字集中在低年级教学。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本人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识字作为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那就得在识字上下功夫。可单纯的识字、写字又显得枯燥无味。而对于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且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孩子可以说是家里的“小皇帝”,娇惯成性,在一、二年级就让他们从事与游戏、积木、唱歌、跳舞等大相径庭的识字活动,对孩子们来说,简直有种“逼上梁山”的感觉。这给小学低年级教师出了道难题,识字量之大,教学时间之少。如何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新编《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这门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因而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多关爱学生,多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项有趣的事情,主动去学、乐于去学。我想,要达到这一步,就得从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上去考虑。

2.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3.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思考,玩中创新。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体会(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