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3

时间:2025-06-27 10:00:54
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3

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3

lz能否介绍一下卖方研究所的业务模式,靠什么给投行带来盈利?
  
  --------------
  
  兄弟,这个我感触良多... 今天等下有业绩,要comment,如果有力气,回家我再聊,呵呵... gotta be a long long day...
  
  --------------
  
  WFCSAS兄弟,呵呵谢谢你的勉励和理解,还有支持哦! 
  你来香港,我请你饮茶!哈哈哈
  
  --------------
  silverlight2000,hello,我简单说下吧...
  我不建议女孩子冒冒然进入各行业,以后详细说。
  
  工程... 是有这样的事情,因为投行原来就是一个专业知识,经验要求很高的行业。
  e.g. 如果你去弄一个飞机制造公司上市,而你完全不知道这个行业,就很难做marketing之类的,due dilligence都难。
  
  所以不一定是专业,还要行业经验,所以你看到很多的人,都可能是比较资深的行家。
  
  finance degree的话... 很多人更会选择MBA,进去投行就是起码associate,不会这个junior的junior
  
  我本人,本科金融+会计,硕士会计。基本上industry的门外汉。
  
  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问外汗进来?例如我...
  
  I will have to leave that to a bit later...
  
  lunch time~~~~
    lz能否介绍一下卖方研究所的业务模式,靠什么给投行带来盈利?
  
  业绩弄完,现在弄得还算快,呵呵,精神抖擞的来天涯咯!哈哈
  
  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
  1. 要讨论国内的情况,顺便回应一下 无边007 的感想。
  国内,一般研究部的权利比较大,甚至有研究部head住销售,研究成了profit center.
  这个在美国,欧洲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原因很简单,研究的产品,无非是报告,或者论坛。那么要profit就是卖报告,或者论坛收费。
  在现在数不清的卖方券商竞争的情况下,一天,关于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的报告可能就有20份以上,尤其是业绩的时候。
  加上现在科技发达,全都是pDF,不是以前的hard copy,一个公司的研究报告,怎么卖?
  
  我个人没有在国内做过,不知道具体怎么运营。但是听说,客户是通过研究部开户的?!而且研究部有自己的宣传报告队!
  我们公司现在就在弄这套,但在香港市场弄起来,太艰难。原因,我就不多说了,以后不在这里干了,再来讨论。
  
  国内研究部权力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产品太少。没有齐全的期货,期权,衍生产品,债券产品,销售团队的产品非常有限。而只是股票的话,研究部的权利当然大。
  
  那么总结,国内的研究部门是自己拉客户,拉客户的收益,自然计入自己。还有听说,真有买方去买报告的… 我觉得太匪夷所思!如果有知情的朋友,请指教。我也真得很想知道,这样的business model怎么work…
  
  2.国外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研究部怎么运营呢?
  和销售对拆。
  
  我有一个国内的朋友,说,研究不就是一个back office support。
  这个观点,是肤浅,对投行业务不了的表现。
  但是这个人是在IBD,这个行业人踩人,我也习惯了… 但是怎么不见我踩IBD和Sales???>.<
  
  研究部会和brokerage做一定的分拆,例如5%的收入归研究部来发花红等等…
  
  研究团队对行业的理解,对估值的理解,对长期的看法,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判断,是IBD和Sales的人比较难比的。这就是为什么,大行的IBD团队很多时候想找研究团队的人,让他们写marketing 的资料,甚至去竞标。
  
  原因也简单,如果你是一个软件开发商,你愿意和一个IT + 股票市场专家 聊天,还是愿意和纯投行或者纯销售聊天?
  
  The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书里面说到,在高科技泡沫起来的时候,大摩的一个研究员写了长篇大论,写科技公司的前景,为大摩的带来直接经济利益超过几亿美金!(一个人!)
  那个时候所有的基金都想找这个研究员聊天,所有的科技公司都想找这个人帮着写报告。
  而这个人,竟然还要挑人!自己看不顺眼的,不理。
  当然,最后80%科技股都不在了,这个人也成了传说。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说明了研究的重要。
  
  总结,在外资,一般研究部会和销售做盈利对拆,只要开户,报告就免费。
  当然这里存在conflict of interest,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投行的研究报告越来越没有含金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现实,还是现实。如果我们的公司要上市,你会找记者写报告么?写我们是汗血工厂?呵呵,很无奈,很凄凉的事实。
  
  Who wants to be criticized to the bone?
现在来,其实大陆的保荐人考牌制度很有问题,这个问题,和高考,公务员,会计考试制度的问题,基本差不多。
  
  1. 欠缺透明,2.缺乏监管 3. 竞争很有问题
  
  香港有保荐人资格的很多,而国内由于竞争不行,都是些国企银行和国企银行。大家自己人,圈子又小,我吃的开心,干嘛还要你来玩?所以每年进去的人少。
  
  香港,主要是看你IpO经验,考试基本没有。
  
  考试的监管,选拔的条件等等在大陆是不是透明,监管是谁,我觉得不公平了,能不能查卷子,能不能申诉?他评保荐人的基准是什么,是不是有历史可循?
  
  这些都是问题。怎么fix,我就不多谈了,呵呵…
很多朋友都在投行做,但是女生我感觉太辛苦了。
    
    楼主写的很好,想问一下,如果希望以后做投行,在名校读书读那个专业最好。我所了解,说是华尔街投行里面,很多人都是学机电出生的。可能后来再拿一个finance degree.那种。是这样的么?你本人呢?
  
  ----- ……此处隐藏4271个字……得不惊讶于他们办事速度的敏捷程度了)
  
  
  是的,然后是AC。。。。
  AC的日子我不记得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AC的前一天!
  是的,就在那天RBS的股票降到了10P,然后他们要从以前的40%几的国有化变为70%的国有化。。。
  我呸!我运气咋那不好捏!
  
  然后到了AC。。。。真是囧阿。。。。
  说是早上11点15分,我到了那里,和另外4个RISK intern的candidate聊天,然后。。。又只我一个中国女生。。。(那些优秀的中国人都去哪里了。。。55)
  两个剑桥的大叔,一个学心理的mm。。。噗。(心理)。。。一个学那啥的忘记了。。。。
  然后我们开心的聊着天,一聊就聊到了12点20。。。。。HR的人还没出现。。囧
  然后我觉得打电话给RBS的HR,然后那头很惊讶的说:你们到了!在哪里!请你等等,我过会打电话给你!
  然后12点30的时候,HR打电话说:你们在哪里?。。。。。。过会有人来接你们。。。
  我囧
  过了一下,一个一直在旁边不停吃蛋糕的mm出现了,说是RBS的HR。。。。噗。。。。原来你丫的一直坐旁边吃蛋糕阿!原来你是HR阿。。。。
  囧。。。。进房间。。。。现让吃午饭。。。。
  这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们的经济不景气阿。。。
  往年那些去AC的人都炫耀那些银行的精美豪华午餐。。。。
  而我们的午餐。。。。自助餐式的三明治。。。噗
  
  午餐后,先interview
  我的是位大叔, 一上来就问the market RBS operates in,
  然后不知道怎么扯到了昨天的股票狂跌。。。。问我对此事的想法,和RBS哪里做错了
  然后又扯到market risk问我说我回答说assess risk in the future的future指的多久。。。我就囧了
  
  然后就是正常的competency问题,什么teamwork,leadership,greatest achievement to date之类的,只有4,5个问题,然后说我有问题问他咩
  我问:你是risk的人咩~
  他很自豪的说~:好问题~是啊,我做risk 17年了
  我哭,本来以为如果只是HR的话,我刚才的答案还能糊弄下,现在。。。。噗噗
  
  然后好死不死,我又问~那你有参加RBS收购NATWEST的那个案子咩~
  他脸一沉,说:我就是从NATWEST被他们并购过来了。。。
  我吐血,真想抽自己两巴掌阿。。。
  然后又废话一下,他就送我回去了
  
  之后是presentation,很多人说很难。。。我觉得是AC最简单的部分
  每个人都给了一份关于一个家庭餐厅的报告,然后要决定怎么给经理报告这个情况,怎么帮助他们改善经营啥的
  我觉得还好,唯一的问题是那个听我讲的HR由于太忙了一直做笔记,根本米怎么抬头看我的表情啊。。。5555
  然后,她根据我讲的问了一些问题。。。。都还好
  
  最后一个是group discussion我觉的做的最糟糕的。。。
  而糟糕的原因是因为,我太relax了,所以整个处于轻松的状态,所以完全忘记了要认真的讨论
  然后整个过程,我旁边的印度大叔一直很紧张且结巴的不停的说说说。。。。。。
  实在太累人了。。。。。。。。。。。。。。。。。。。。。
  然后。。然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噗噗
  第二天接到拒信。。。噗。。。他们果然很光速
     难得看到这么热情的兄弟,搭车咨询下意见哈
    
    小本,国内四大两年,现有个offer和一个potential offer
    
    offer:港资的小投行,做analyst,规模很小,主要业务为财务顾问
    potential offer:中金的research Assistant
    
    兄弟你作为业内人士看,哪个比较靠谱,有更好的发展
    一般投行的research Assistant是不是就是打杂?有没有发展空间呢
    
  作者:公用vip 回复日期:2009-11-12 00:20:00 
    接上楼补充下,或者读一个MBA,会不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
  兄弟,两年工作经验,不建议读MBA… 都是case study… 学不到什么东西,作大行几年,去美国first-tier,你可能会尝到质的飞跃!
  
  香港小投行,不要考虑,例如东瑛,大服等… CICC非常强大,200人的研究团队,不会令你失望的。
  还有,CICC,据我所知,不是大锅饭,如果pay得不好,可能会非常辛苦。
  我知道香港CICC的情况,里面的人很多11点晚上去pure做Gym!!!
  pure一个月会员1200港币以上!
  
  香港小行的财务顾问,是非常非常SB的… 绝对不要去!烂过big 4!!!
  他们财务顾问做什么的:
  就是做small / tiny transactional advice, 大的M&A,绝对没有。而transaction都是什么样:什么CCT, continued connected transactions, CT, connected transactions,这些关联交易,基本上根本不需要opinion,只是签个字,出个名字。
  
  真正的财务顾问做什么:
  港铁,九铁当年合并,Merrill Lynch做财务顾问,涉及百亿港币。
  Ford, Volve, Geely吉利汽车三方交易的财务顾问。
  这些大项目,才是投行的精髓。
  
  CICC的RA呆2年,把model能力学好,ppT能力弄好,知道什么是conference, roadshow,怎么做IpO report,投行的交易flow,结构等等…
  而且CICC的管理,是不错的。中资第一,行内没有人doubt。
  
  你可以去翻查一下CICC IpO的track record.
  还有为什么CICC强,他的底子很多是morgan帮他打得。
  
  我们和CICC是竞争关系,但是我还是很佩服他们的,在国外资本市场打滚,绝对不简单。
  兄弟加油,等你好消息!


《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